编者按:今年,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 10 周年。十年间,中国电科持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,以科技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广大电科建设者亲身参与,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,见证了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沿线国家带来的变化。特推出“‘一带一路’电科同行”栏目,一同回顾攻坚克难、探索创新的电科奋斗故事。
从一片混沌到繁星闪烁,人类一直孜孜不倦地探寻着宇宙的浩瀚。“将大量望远镜单元组合在一起,形成接收面积达一平方公里的巨型望远镜。”——SKA的建设、运行有望揭开浩瀚宇宙演化的奥秘。
SKA全称为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(Square Kilometre Array),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是人类有史以来在建的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。它之所以命名,是因为组成阵列的射电望远镜总接收面积达一平方公里,相当于140个足球场大。它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、了解人类过去、研究人类未来的重大项目,来自全球20个国家上百家科研机构与大学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参与了SKA的研发,中国是SKA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,中国电科在其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。
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作为SKA反射面天线工作包联盟的牵头单位,联合团队内部来自南非、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的科研及工业机构,共同完成SKA天线结构工作包天线样机的研发和天线建设任务,同时也承担着工作包内部的日常管理和技术协调等工作。
近日, SKA中频天线结构进入建设阶段后的首台天线,在网络通信研究院测试现场正式吊装。这是SKA进入建设阶段以来建成的首台中频天线,标志着中国在国际大科学工程中,为世界成功提供“天线解决方案”,为国际天文领域再作重要贡献。
SKA中频天线建设任务的选址位于“一带一路”上的重要国家,南非卡鲁盆地中部的卡那封,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,可以完美避开无线电波、密集人口、汽车噪音等射电望远镜“天敌”的干扰,但这也意味着项目团队要在人迹罕至的非洲盆地进行研发建设。几年间,他们顶风沙、穿沙漠,克服种种困难,最终SKA天线样机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指标要求,为下一步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。
从2008年承担SKA探路者ASKAP工程,项目团队交付了总体技术指标远超技术要求的36面天线。到现在,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,即将开始SKA工程的一期建设。团队十几年如一日,昂首走在技术创新的路上,不断以新的成就刷新着记录。
2023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,SKA中频天线阵列的首台天线将在南非的土地上落地生根,对于设计优化也迎来了冲刺阶段。在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,相继突破了大口径天线传动链建模技术、大口径天线谐振频率测试技术、大口径天线中心体结构拓扑优化技术、超大数据量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技术等,最终完成了天线结构的改进设计。
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郑元鹏介绍,SKA将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重要机遇,开启人类探测宇宙的新纪元。它寄予着人类了解宇宙和生命奥秘的使命,将致力于揭示全球各国和人类共同关心的一些基本问题,如探测宇宙、星系的起源和演化,寻找更多的星系,探寻孕育生命的新摇篮、搜索外星生命等,它还将致力于揭示和回答关于“基本力”的问题。
SKA国际大科学工程涉及多个学科与专业领域,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、机械结构、复合材料、工艺制造等方面已培养大批人才。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他们用技术和服务推动中国创造走向世界,也向天文界充分展现了“电科智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