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人物风采

问天筑梦,用奋斗闪耀最美“星”辉 | 榜样力量
来源:新闻中心
发布时间:2023年11月01日 编辑:新闻中心

  深秋,苍茫戈壁。 伴随着空中划出的一道完美斜线和落地溅起的尘土,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。

  好消息传来时,中国电科分赴各地的航天任务突击队成员们如释重负。

       让党旗在一线飘扬,让党徽在一线闪亮。

  在每一项异常艰巨的研制任务里,都闪动着中国电科党员们冲锋在前、奋勇拼搏的身影;在每一次攻坚克难的艰苦战斗中,都跳动着党员攻关队员们废寝忘食、拼搏努力的激情。

最深情的守护:“将任务做到极致”

  10月31日,拂晓时分,满天繁星。

  寂静的戈壁滩深处,在某测控站,14所测量雷达团队正在做最后的准备:设备开机、状态检查、系统标校……这些了然于心的预演步骤,就是为“黑障区”提供“智慧眼”,这是一份容不得半点偏差的工作。

  在返回舱经过“黑障区”时,飞行器被鞘套包围,其发射的信号能量被等离子体吸收而衰减,地面测控接收机无法捕获信号,此时14所研发的无线电波雷达可以通过主动发射信号,接收飞行器的回波信号,实现对目标的跟踪定位。“我们迅速集结了集技术‘老手’与年轻骨干搭配的测量雷达党员先锋队,每日反复训练复核,就是为了又快又稳又准地接好这关键一棒。”项目带头人深有感触地说。

  检测困难、探测精度差、跟踪不稳定、无法精准获取返回舱的位置和速度……一个个难局、一次次突破、一次次演练,一遍遍地“检讨式总结”、“复盘式讲评”,不断捶打着团队的专业技术极限,反复磨砺着他们临战应战“大心脏”。

       “办法总比困难多!”在测量雷达团队面前,没有克服不了的技术难题。为更加精确捕捉到发射画面,团队成员一切从提升产品性能出发,不断完善预案、演练方案,坚持实战标准,严格按照规章流程进行演练,不漏一个步骤,不降一个标准,努力在环境上求真、内容上求难、考核上求严、演练上求实。

       通过智能化判断目标处于黑障区的状态,实时选择最优的波形、调度方式和处理算法,建立电磁模型迭代仿真验证,团队最终形成针对黑障区目标探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,并成功应用于多型装备,大幅提升了雷达对返回舱的探测精度和跟踪稳定性,使得返回舱全程无时无刻不在雷达的“视线”范围内,圆满完成了神舟十六号返回舱着陆任务。

       这次任务结束后,这个“老少搭配”的团队,又将重新投入新的“战场”。

       方寸屏幕之间,他们凝望着飞船划过的一条条完美轨迹,“将任务做到极致”,那是他们对每一次任务最深情的守护。

最长情的誓言:“一次就把事情做对”

       “发现243信号!”口令的传出,让一直守候的22所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成员松了一口气。

       “这说明定向仪指示准确捕获到了信标,返回舱成功冲破‘黑障’,正在按照正常程序返回。”团队负责人宋磊说,此时搜索力量就可以在定向仪的指引下迅速向落点靠拢。

       飞船返回舱着陆后,有一双“千里眼”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它并实施救援,它就是定向仪,该设备利用虚拟极化合成侧向技术,可以准确跟踪到飞船在任何状态下发出的信号。

  “不同于其他搜索手段,定向仪不受外界气候环境、地理环境的影响,无论白天黑夜还是风霜雨雪,无论戈壁大漠还是远洋大海,它都能够稳定工作。”团队成员李有生表示,该产品采用无线电“呼叫—应答”的工作模式,可以装载在运输机、直升机、搜索车辆、救助船舶等搜索平台上,即时接收返回舱发出的“呼叫”信号,锁定返回舱的准确位置,堪称“千里眼”。“为航天员铺就安全‘回家路’,就是我们的目标。”宋磊表示。

  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。

  “把最强的力量派到一线,把党员骨干派到一线!”为确保任务完成、试验成功,22所及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党员攻关团队,坚持将党组织建在创新链上、将党旗插在攻关一线。

  “近几年航天任务量大、创新点多、节点紧张,为了确保成功,我们在计划管理、质量管理等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创新、严格管控。”在项目攻关研制过程中,统筹产品研制、对外协调和外场试验三条主线,在草原戈壁、远洋大海,他们连续苦干、攻坚克难,分布在搜救回收的各个岗位,或搭乘搜救直升机和汽车赶赴飞船落点,或跟随搜救船提前部署在数千公里外的海上应急溅落区,在风浪中为航天员保驾护航。

       “不放过一个疑点,不留下一个隐患,一次就把事情做对。”这是攻关队一直坚持的工作理念,着陆前一天,团队成员还在不断测试、标校,保持设备时刻处于最佳状态。

  “我们要尽可能地发现风险、释放风险,一定保证第一时间捕捉到返回舱的信号信息。”方位辗转间,他们紧盯着返回舱回家的轨迹,“一次就把事情做对”,这是他们为航天员生命安全,许下的最长情的誓言。

打印 关闭